邯郸市职教中心2022年度质量报告
邯郸市职教中心年度质量报告
(2023年1月14日)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邯郸市职教中心是一所全额事业编制的中等职业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13800平米(其中学校产权面积141800平米,非学校产权面积72000),生均校园占地36.9平米。校舍建筑面积134500平米(学校产权面积104500平米,非学校产权面积30000平米),生均建筑面积23.21平米。全部资产总值341166770.89元。
1.2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5409人。教职工额定编制数为476人,现有教职工407人。其中专任教师375人,双师型教师160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43%。合作企业教师实践基地数10个,从行业企业聘任兼职教师68人,学历水平均达到国家相关规定要求。
1.3设施设备
学校有95个实训室,幼教类24个,汽修类33个,商贸类5个,公用33个实训室。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098.85万元,生均1.13万元,既能满足在校学生专业实训需要,又具备承担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大赛的能力。学校图书总量有16.35万册,专业图书和报刊数量8.1万册,占图书总量的50%,电子图书3.5万册。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积极推进共青团组织建设,加强共青团凝聚力。2022年发展团员456人,转入团关系58人。先后组织“党的青年运动史”、“建团100周年大会精神”、“新时达的伟大成就”、“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会。开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主题团日活动等。
2022年学生体育健康测试因疫情还未开展。
2.2在校体验
学校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构建多样课余生活等方面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实习实训满意度98.4%、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96.8%、饭菜生活满意度77%,在校体验实习实训满意度97.5%,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99.5%。校园安全满意度98.5%、2021届毕业生的企业满足度为100%。
2.3资助情况
免学费:2022年全校学生享受免学费人数分别是:春季5341人,秋季4951人。
助学金:2021年全校学生一、二年级享受助学金人数分别是:春季人数559人,秋季人数502人。
地方政府资助:2022年上报建档立卡学生人数分别是:春季人数93人,秋季人数98人。均享受免学费、免住宿费、免教科书费,高一、高二均享受助学金,做到了精准资助。
2.4就业质量
我校2019级毕业生总人数为1986人,就业人数为 1907人,就业率为96%。在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数645人,在中小微企业就业人数295人。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98%,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职业素养满意度达99%,对学生职业技能满意度达100%。
2022年我校通过高考升学人数为967人,参加对口单招招生考试升入高等教育人数为 910人,升入本科院校24人,升入高职高专院校人943人。
2.5职业发展
学习能力。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服务,学校指导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学校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组织学生深入实习基地,了解行业发展情况,学习新方法、新技术。为了更好地开展实习实训工作,学校建立班主任负责制,开展跟岗、顶岗实习,通过制定实习生管理制度,提高实习效率,增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创业创新能力。学校开展双创教育进课堂,投资建立邯郸市职教中心创新创业基地,对每一位在校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同时开展职业生涯指导,邀请一些企业人员对学生创业教育进行现场讲述自己创业经历,组织优秀学生和优秀毕业生开展典型事迹讲座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实习、就业前期不断强化岗前培训指导,有效提高学生对就业、创业活动的认识。
3.教学改革
3.1公共基础课
深化教学改革,实施“中等职业教育‘2.5+0.5’、校外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不超过0.5年”的教学安排,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总学时之比平均为4:6,公共基础课合格率100%,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性教学比重为50%以上。
3.2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
学校大力开展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深入行业企业调研,重点打造电子商务、新能源下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两个专业群的建设,形成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制定了13个专业就业、升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制定专业课程标准50个,初步形成了我校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学做一体等教学模式,并带动其他专业进入良好发展的轨道。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3.3信息化教学
根据《邯郸市职教中心信息化教学课堂实施方案》《邯郸市职教中心推进云班课教学与管理实施方案》,继续推进我校的信息化课堂改革。按照实施方案,对信息化教学优秀教师,共选出20多名信息化教学优秀教师。加强云教学管理平台数据管理,持续规范云班课信息,促进信息化教学规范化,经统一规范、核实后,现累计班课总数2206个,课程总数547门,教师总数309人,学生总数4989人,新加入班课学生数2110人。及时进行云教学平台使用、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帮助新进教师顺利开展信息化教学。经过老师们不断地课堂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了以“云班课”为核心,辅以多种信息化手段的、具有专业特色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3.4“1+X”证书制度发展
学校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市场需求、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以“1+X”证书试点的专业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将“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通过试点,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促进校企合作,建好用好实训基地,探索建设“学分银行”,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
3.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由“知识授受”向“问题解决”“实践探究”转变。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各门课程相应的教学形式,着力探索适合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建设目标,围绕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形成,确立“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人才素质培养模式,坚持以社会需求(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为基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促进职业教育从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体系向现代教学体系转型,满足就业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
3.6教学资源建设
本年度,按照《智能资源制作中心建设任务目标》《邯郸市职教中心智能资源制作中心运营方案》《邯郸市职教中心云教材建设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地进行云教材开发。邀请北京蓝墨公司专家孙允兰,为我校教师进行云教材开发培训。依托名师成长工作室,带动老师进行云教材开发。目前我校有《艺术素养》《机械制图》《信息技术》《After Effects cc案例教程》《中职基础数学》等5门云教材正在编辑中。我校旨在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的“中职英语词汇学习”微信小程序,已完成开发投入使用。
另外,我校的教学诊改平台、智慧教室、课程资源制作中心,均已启动使用。这些软硬件建设,将持续推进我校信息化教学、信息化课堂的发展,推动我校教育教学逐步走向现代化、智慧化。
4.政策保障
4,1政策措施
为加强学校学生学籍管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据《邯郸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籍管理有关规定》试行,制定《邯郸市职教中心学籍管理有关规定(试行)》,切实做好我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规范办学行为。
4.2经费落实
2022年日常公用经费593.5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593.54万元;2022年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570.8万元(其中含日常公用经费441.95万元),年生均财政拨款5001.3元;2022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资金570万元;2022年免学费资金1347.2万元;教育费附加862.828845万元,非税收入财政专户经费359.38万元。实训基地建设:北京现代汽车合作项目(电气系统理实一体化教室、信息化资源库、工具设备)项目81.54万元,创业实践基地路演室建设项目60万元;校舍类建设:东围墙北段维修、宿舍楼安装防护网项目108.654万元,1号5号8号楼楼顶防水维修工程项目43万元,2、3、4号教学楼一层地面部分下沉塌陷处理项目34万元;改善生活附属设施:苗木补植项目20万元,师生直饮水购买服务项目25万元,烹饪基地煤气管道改造和加装报警系统项目26万元;补充教学仪器设备:钳工设备购置8.035万元,管乐设备购置项目19.7万元,国赛汽车机电维修项目补充设备项目79.16万元,汽车营销国赛软件购置项目39.6万元,汽修、机电、数控专业学生实训耗材项目40万元,图书补充采购项目27万元,教室升级无尘黑板项目24万元,智慧校园建设平安校园二期项目220万元,教师、学生诊改平台建设(服务器)项目34万元,购买招生系统(手机版电脑通用、自主录入机)21万元;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项目9.8万元,一体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服务10万元;推动改革创新:书香校园建设项目35.3万元。
4.3质量保障措施
专业动态调整:依照市场需求和我校情况,从实际出发,不断调整专业设置,科学治理,提高质量。我校集中发展学前教育、汽修、数控、会计、计算机五大专业群。同时依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国家、河北省、邯郸市日益发展的经济特点,于今年新增设了航空服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烹饪等三个专业。各个专业从实际出发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明确我校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重点。大力加强实训室、实习基地建设,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要求。多年来学校多方筹措资金按照专业建设标准不断添置实习实训设备。
教师培养培训:
(1)教师培养
本年度,教师发展中心紧抓教师培养,通过多种活动,不断促进、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本年度继续提升教研组校本研修能力,开展教研组校本研修方案评比,全面开展结合能力工程2.0、现代化教学改革的符合各学科(专业)特点的校本研修。做细做实教师听评课活动。完善听评课各个环节,让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位,让老师做到真正去听,去听明白;也让老师们通过听评课,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通过听、评、议、磨,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本年度,组织了校级信息化说课比赛,本次比赛共有18名教师参赛。经过严格评审,推荐11名教师参加2022年邯郸市中职说课评比活动,获得一等奖6个,二等奖4个。组织教师参加邯郸市能力提升工程2.0优秀成果评选,内容涉及示范课、微课、校本研修案例等,我校推荐参评的作品,共有9个获奖。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在校级比赛基础上,推荐3个教学团队参加了市教学能力比赛,并全部通过市赛选拔进入省赛,经过省赛的几轮PK,最终有2个教学团队冲进国赛,现国赛正在进行中。通过比赛,进一步提升了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督促老师们更多地去钻研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适合自己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2)教师培训
本年度,继续加大培训力度,根据“五年一轮”全员培训方案,对我校教师进行全方位系统化培训,不断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素质。
校内培训:
①组织领导班子、全体中层干部、诊改组成员进行诊改培训,强化诊改意识,明确诊改思路,提升诊改能力,参与培训86人。②组织领导班子、全体中层及后备干部,开展干部培训会,逐步提升干部队伍管理能力,参与培训59人。
③为进一步做好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工作和继续教育信息技术2.0微能力点作业提交,组织开展云班课钉钉版使用、微能力点作业解读、优秀案例展示等培训5次,参与培训1425人次。④为有效提高我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成绩,特邀专家对我校教师进行一体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对比赛文件进行深度解读,对比赛作品进行深入剖析指导,为我校教师参加比赛打下坚实基础,参与培训113人次。⑤为进一步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并参与职业生涯规划师考评,参加培训教师30人。⑥为进一步做好国培辐射工作,组织参加国培教师开展国培辐射讲座,让更多教师吸取国培中的先进方法和理念,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这项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
校外培训:
①国培、省培。本学期组织参加国培32人次。培训内容涉及公共基础课教师能力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实施能力提升等等。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暑期研修及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推广培训。③上级组织的其他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培训、河北省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训、网络教研平台使用培训、信息技术2.0系列培训等,参与培训约计4500余人次。
(3)师资队伍
①紧抓青蓝工程,做好青年教师培养
青年教师培养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本年度继续紧抓青年教师培养,做好25名新进教师的青蓝工程的师徒结对活动,以优秀、骨干教师的引领指导,带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进一步夯实青年教师教育基本功,提高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目前本项活动正在进行中。
②依托培养方案,发挥骨干教师作用
按照我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方案要求,开展校级第二届专业带头人、第三届骨干教师评选活动,目前正在评选中。以期通过评选,涌现出更多的优秀教师,持续发挥其引领、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岗位素质。
③围绕素质技能提升,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本年度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双师型教师数量,组织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并参与职业生涯规划师考评,共有30名教师参与此次考评。教师发展中心将在考评结束后,依据上级部门的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结合我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对双师型教师进行进一步认定。
④依托“名师工作室”,做好名师引领工作
校名师工作室带领成员教师进行相关学科云教材开发及各项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牵头教学部,逐步建立单招考试公共素质模块试题库,助力学生在单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组织好我校省市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及我校主持的市机械基础名师工作室的各项活动,发挥幼儿保育、汽修、机械在我市职教学校中的领头作用;组织其他市名师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工作室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提升综合能力。
党建情况:一是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政治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把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列为党委会议“第一议题”,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结合工作实际,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有效落实。
二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关于严格和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的实施办法》,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注重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各支部按照有主题、有主讲、有讨论、有收获“四有”的原则,结合“干部上讲台”及各类培训会议,每月开展1次主题党日活动。广泛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入党志愿书和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活动,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党内政治文化。
三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市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大讨论活动。按照市委教育工委相关要求,党组织书记开展“我来讲党课”,弘扬共产党人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加强对党忠诚教育和党性锻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坚守理想信仰。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三重一大”报告、述责述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贯彻执行《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紧盯节假日、重大会议等重要时间节点,认真落实节日期间廉洁纪律要求,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组织全体党员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集中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学习先进事迹等,通过正反双向教育,强化党员同志责任意识和担当,扎实推进“以案促改”警示教育,积极引导支部党员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督促党员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中,时刻紧绷反腐倡廉的弦。
5.国际合作
我校在前期与全球排名373名的捷克布拉格化工大学达成合作意向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国际化办学。与泰国吞武里皇家大学(莫恩国际教育学习中心)进行了深入考察和合作研讨。
6.服务贡献
6.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宗旨,以高质量就业为目标,坚持“一专多能、博学多思、人格立身、技能兴业”的办学思路,强化技能教学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注重学校的品质、内涵、特色、创新发展,突出创新驱动,努力把学校做精做强、办出特色。
6.2社会服务
一年来,学校为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服务,打造了精品队伍,开展培训工作,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邯郸经济发展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2021年完成培训数为12336人次,其中社会培训完成405人次。2022年完成培训总数13196人次,其中对社会培训为2451人次。
7.院校管理
包括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科研管理和管理队伍建设、管理信息化水平等。
教学管理:学校实行精细化管理,部门管理职责权限明确,继续实施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组织教学质量检查与督导,确保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执行、有检查、有总结,部门教学工作计划与总结齐全,实施情况良好。
教学过程管理严格,每天均要进行教学常规检查,确保教师备课、授课、作业、考核执行到位。
学校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重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完善学生实训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规定,注重过程管理的规范性,确保实训教学有序高效。
依据国家规划教材和我校学情开设职教公共基础课,其中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思想政治、艺术、物理等九门课,其中思想政治课专任教师达到17人,体育课专任教师15人,美育课专任教师9人,以上课程均采用教育部统编教材,专业课程均选用省教育厅推荐目录中教材。
学生管理:我校德育管理人员达20余人,采取老师领路、学长护航、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的新模式,有效提升德育管理水平、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将人文关怀式的学长制发展到日常学生德育管理的工作中,将“教师、学生”二维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成为“老师、学长、学生”的三维 立体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一种“金字塔”式的德育管理新模式。
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学生安全为重,养成教育为主,进一步强化花园式学校建设”的工作思路,重点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在校言行,帮助学生践行“自信、勤劳、文明、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同时对学校环境卫生常抓不懈,在工作中抓常规,在管理中创特色、求实效,不断优化德育内容、方法和途径,开创我校德育管理新局面。 本学年,学长团渗透到学生管理的各个方面,从开学初迎新到规范化管理;由宿舍常规检查到每周卫生评比、违规违纪检查。学长们平时做好榜样,互相监督,从不松懈;怀有感恩之心,作为志愿者服务学生、服务学校、服务社会。
财务管理:一是财务工作落实。在2021年底根据2022年预算标准,准确做好学校年度预算和收支计划,并严格执行;全面做好年终的决算工作,为学校教育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加强过程管理,及时统计教育经费使用情况,做到家底清楚,信息准确,为领导合理使用资金提供依据;做好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财会人员业务水平,提升财务管理理念,做好财务年审工作;要求会计、出纳人员严格执行财务制度,遵守岗位职责,按时上报各种资料;继续申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两项编码,确保该项收入及时上交财政非税收入管理局;继续做好报废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严格执行上级核定的收费范围和标准,开具电子发票,对决了乱收费现象,确保中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减免住宿费、减免教科书费,同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制度。二是财务信息化建设。财务信息化建设应采用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以实现财务信息的充分共享。实践证明,对本校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控制和配置,才能做到“数出一门,信息集中”,迅速地对各种财务、管理方案做出科学的、价值最大化的决策。实现了零余额账户网络自助柜面转账业务,实现了网络开局电子票据业务,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
后勤管理:一是加强师生防控防疫、切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自疫情发生至今,总务处按照市教育局防控办和学校领导的要求,提高站位,加强责任意识,制定防控防疫专班、方案、预案和应急措施、落实末端。消杀通风工作坚持“全覆盖,无遗漏”。日常防疫工作不放松,重点防疫工作更加强的工作思路,圆满完成了返校复课、在校学习,以及承接的教师资格考试和面试、高考、中考、各专业部学生参赛迎检工作等大型活动和其它活动;进一步细化服务团队的管理制度和更新2022年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保证了学校整体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是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加强安全管理。按照省、市的政策要求,配合学校其它处室和专业部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圆满完成2-4号教学楼地面下沉抬升项目;学生食堂燃气管道改造和报警器安装项目;学生宿舍楼综合装修项目;苗木补植、更换种植土项目;1、5、8号楼楼顶防水维修项目。目前正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基地路演室项目和东围墙北段建设和宿舍楼防护栏安装项目。在每个项目开工前,总务处组织项目管理人,施工方、监理和使用方对施工人员、车辆,施工防护和安全质量进行全面沟通,制定详细施工方案,建档 立卡,每个项目落实责任人,“谁主管谁负责”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三是细化节水节电措施,加快节能型学校建设。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节水行动的相关文件要求,大力推动节水型单位建设,目前我校正积极推进2022年节水型学校的建成。对节水器具普及率、人均用水量,用水器具漏失率进行规范。9月份组织师生开展丰富多彩节水节电活动,圆满完成节水节电宣传工作,成果展示得到丛台区水利局高度肯定。节电工作制定科学精准方案,按照方案逐步落实。
四是美化环境、建立生态校园。在去年全校绿化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持续推进“绿美邯郸”攻坚行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指示精神,完成苗木补植,部分种植土更换,聘请专家对绿化团队指导。提升绿化队伍的服务质量。
安全管理:一是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确保秩序稳定。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及各类预案,健全管理措施,补充教师外出、应急处置预案、学校疫情防疫预案,并认真落实执行。签订了餐厅、处室、专业部《消防责任状》及《班主任责任状》、《防溺水责任状》。
加强“三防”建设及安全教育,通过国旗下讲话、宣传图片、黑板报、宣传栏、班会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聘请消防救援队、检察院检察长、交警支队干警进校演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消防教育活动,联合教育处对学生会、宿管员进行消防知识普及,并组织消防2次演练,各专业部分别组织1次消防演练,锻炼师生了解、会用消防器材,组织各类专项安全教育活动9次,针对学生安全用电、交通、人身意外伤害、节假日及寒、暑期防溺水、防汛进行了系统教育,按上级要求实行了防溺水分包责任及划分,在教育活动中,做到有计划、有措施,督促指导,实效性强。
群众服务中心加强校园舆情监管,配备专业人员对广大教师、学生反映的问题,存在的困难进行解答,及时解决,本年度受理信访事件14起,且已妥善解决。
二是加大校园安全管理,改善校园环境。每周法安办要对重点部位进行隐患排查,每月有各部门负责人联合进行排查,每学期进行2次管制刀具专项检查,并及时做好检查记录,建立健全各类台帐,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加强门禁管理制度的落实,严格外来人员出入登记制度,学生外出请销假制度。加强校园车辆出入管理,严防事故发生,有效预防校内交通事故的发生。加强学生出入校门及请销假制度的检查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校园周边安全和综合治理工作。更新配备全校消防器材及设备、设施。
本学年查出全校安全隐患36处,每周不定时对教室、宿舍进行违禁物品抽查、管制刀具检查,积极督导并及时整改到位。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的巡视、巡查力度,联合总务、教育检查校园公共场所及施工场所的违规用电用气,提高学校发现和消除电气安全隐患能力,处理各种突发事件2起,涉警事件2起。新学年开始就及时为5408人投入了校方责任保险,目前在校学生及教职工校方责任险正在办理中,本年度为学生办理保险理赔业务12起,教职工理赔业务2起。保障学校各类大型活动2次,圆满完成学校组织的高考、中考、成考、自考等各类考试,各类检查6次,极大的提高了三防水平,有效地保障了校园安全和秩序。多次收到上级领导、校领导及广大教职工、学生的好评。
三是加强信息化管理。大力推广校园双控风险机制建设、网格化管理,加大安全隐患的排查和自查力度,做到学校安全管理人人有责,校园隐患人人排查,提高广大教职工的责任心,减少或避免校园伤害事件及安全事故的发生,目前学校网格划分区域416个,校园风险提示标识39个,警示牌3个。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的巡视、巡查力度,做到2小时一巡视,确保无死角巡逻。
科研管理和管理队伍建设:加强科研管理力度,加强校本课题研究,积极推动我校教育科研工作,不断探索适合中职学校的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本年度我校在研邯郸市教育规划十四五课题2项,省职教所十四五课题4项;立项邯郸市教育规划十四五课题2项,省职教所十四五课题4项,校本课题5项;结题邯郸市教育规划十四五课题3项,省职教所十四五课题4项。课题研究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不断促进我校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管理信息化水平:学校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指导,以《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为依据,紧密围绕学校五个引领,即“办学条件引领,先进文化引领,精细化管理引领,现代课堂引领和高质量就业引领”,落实中职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其中“现代课堂引领”这个发展指标,依靠信息化、智能化推进云教学模式,推动“高效课堂”,最终实现智慧课堂、智慧管理和智慧教育。
学校以“任务驱动,机制创新,提升效能”为原则,推进中职云教学模式,优先发展打造“智慧课堂”,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两个重要转变:一是从“教”向“学”转变,二是从“知识传授”向“解决问题”“实践探究”转变,培养成“复合”应用型人才。继续依托先进思想与技术,加强校企合作,建设好学校数据中心和课程制作中心,用好学校的大数据和课程资源,发挥出数据中心和课程资源对周边区域辐射作用。
8.面临挑战
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不对接
因中职生在校时间短,培养方案重专业知识轻文化素养,重技能轻理论,重技能理论,轻实践操作,导致人才培养的规格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学生综合素质不高。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因过分单一而不能适应社会和市场对人才多样化的需要。